从小早起 发表于 2013-9-8 11:17:15

在开发区建设5000亩省级职教园——来自省教育厅职成处对萍乡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查报告





萍乡职教春色满园关不住
       行走在赣西大地,萍乡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城市转型,实现跨越发展的成果令人应接不暇,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了省政协主席傅克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省政府副省长孙刚和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等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作了专题报道。该市成立职业教育集团,推行“订单式培养、菜单式教学”,围绕产业设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等经验做法值得在全省大力推广。

  萍乡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办好职业教育,服务城市转型经济发展。全市现有职业院校25所,其中两所高职院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4所。全市中职学校在籍学生共有38568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超过95%。2010年,全市职业学校完成各类中短期职业培训5038人次,完成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近2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4000人。

  科教兴市,成立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共享,多方共赢,形成职教大格局。

  萍乡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这座老工矿城市在新形势下经济发展遇到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困难。如何实现城市成功转型,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市领导审时度势,在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支持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将职业教育摆在科教兴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队赴岳阳、株洲、新余等地学习考察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做法,结合萍乡实际,形成了符合本市实际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和策略。

  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决定组建职业教育集团。2008年初,全省首家职教集团——萍乡市职业教育集团隆重挂牌,搭建了一个全新的职业教育服务平台。集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特色办学,创新办学模式;提升办学品位档次,服务城市转型。将全市原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单打独斗、散兵游勇式”的办学发展模式,集中在职教集团这个大平台上,职教航母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萍乡市职业教育集团设董事会和秘书处,制定了《章程》,下设业务受理与培训就业指导中心等3个中心,培训部、就业部等4个部门,8个驻外办事处和1个职业技能鉴定所。集团成员还有花炮、电瓷、工业陶瓷、汽车等4大行业商会及萍钢、中信、华硕等18家大型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集团按照章程,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协调不同部门、行业企业和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关系,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集团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熟悉当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还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成员学校培训专业教师;建立7个市级公共实训实习基地,实行资源共享,解决职业教育因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实训实验场地、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解决了“黑板上开汽车、作业本上种水稻”的矛盾,实现了“带着问题进教室,解决问题上岗位”。

  集团还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教模式,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到上海、深圳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集团成员单位、当地园区主导产业、行业商会协会、省内外优秀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畅通企业技师到学校兼职、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的通道,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集团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8个驻外办事处,对外传递信息、接纳订单、服务学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如集团与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定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与泛长三角区域电梯行业联席会达成人力资源战略合作等。

  跳出职教办职教,总量扩张,质量提升,破解“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难题。

  职业教育说到底就是就业教育。萍乡市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理清思路,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用工需求、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高度,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转变思想观念,跳出职教办职教,总量求扩张,质量求提升,破解了过去“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难题。

  为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追求规模效应,萍乡市职业教育一年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广纳生源。在全省率先开展职业教育“四进工程”:即进厂、进店、进村、进社区,面向广大返乡农民工、应历届初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将职业教育课堂搬入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宾馆酒店,甚至千家万户,让美容足浴、餐饮服务等吃“青春饭”行业及常年难脱产学习充电的企业员工,提升职业技能和二次就业能力,同样沐浴职业教育的阳光雨露。

  在总量扩张的同时,更注重职业教育质量的大提高。优化教师队伍,筑巢引凤,吸纳优秀人才加盟职业教育。如萍乡大富汽车工程学校从长沙聘请职业教育专家,从上海聘请人力资源专家担任学校管理层,还从留学生中选聘教师,师资力量十分雄厚。

  职教集团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建立健全技能竞赛制度,每年举办一次全市性的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积极组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形成省、市、县、校“层层竞赛、人人参与”的氛围。近几年来每届技能竞赛项目逐年增多,参赛学校和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萍乡市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既遵循教育规律,更引入企业管理理念,与用工企业签订员工培养协议,促进校企合作,走行业参与、产学结合的办学之路。如莲花职校机械加工专业与光宇针车(江西)有限公司,武功山职专电瓷专业与江西电瓷商会等进行订单式办学。萍乡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与中兴集团合办“柔性线路制作班”共计200人,企业向学校出资添置设备与开展培训,还经常派出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教学,灌输企业文化理念,学生一毕业就能融入企业,如愿就业。公关学校定向为广铁集团、上海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及武汉铁路局开设乘务员专业班,输送铁路乘务员1000余人,每年春运期间学生参与窗口售票和乘务工作,既缓解了铁路春运时期人手紧张的矛盾,又解决了学校实训场地不足的后顾之忧。

  同时,萍乡职教集团还收集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中涌现出来的创业就业典型,编写了《锦绣前程始于足下——萍乡市职业院校就业与创业读本》一书,集理论与案例为一体,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点燃学生创业希望,激活学生创业欲望,为萍乡创建全国创业创新型城市助力。

  创办精品专业,服务产业升级,职业教育与园区无缝对接,促进城市转型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陶瓷、电瓷和花炮是萍乡市的三大传统产业。全市有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个工业园区和安源经济转型产业基地等三个产业基地。萍乡市根据全市工业园区现状和各县区产业结构,协调县区调整职校布局,指导各校优化专业结构,打造精品专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湘东区为建设中国工业陶瓷之都,将原有几所职业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整合建立湘东陶瓷职业中专;“花炮之乡”上栗县成立花炮职业学校,开设花炮制作、花炮机械、市场营销等专业,为花炮企业输送人才;学生毕业后,由花炮安监局负责推荐到县内以及市内花炮生产企业就业。芦溪县将宣风职业中专和大安职业中专两所省级重点职业中专合并,组建武功山职业中专,并成立芦溪电瓷培训学校,旅游专业与武功山旅游对接,学生毕业后实现本土就业。全市逐步形成了以芦溪电瓷、上栗花炮、湘东陶瓷、莲花药材、城区汽车电子为主体的专业体系,与市场零距离对接。

  民营企业家何春明依托大富集团的大富汽车城以及萍乡市汽车装配制造业、销售服务业的优质资源,高起点规划,与上海赢腾科技公司投资近2亿元创办萍乡大富汽车工程学校,开设汽车制造、销售、维修等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萍乡市职业教育的又一新亮点。

  如今,全市拥有园林盆景、机械制造、工业陶瓷等23个精品专业。其中,上栗县花炮职业学校花炮专业已获批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地方特色专业。“面向市场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帮助企业育人才”成为萍乡市职业院校的特色和亮点。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可以到与企业相对应的职业学校去招,本来沉重的就业压力被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抓好专业对接、实习实训对接、学生就业对接、岗位培训与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对接,实现了与园区企业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互惠互利的多赢局面。《中国教育报》为此作了题为《萍乡:组建职教集团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专题报道。

  建设职业教育园区,提升四所学校,实现在校生翻番目标,萍乡职业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选址位于萍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整个职业教育园区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

  展望未来,一直陪同我们调研的分管职业教育的萍乡市教育局副局长邱瑞根信心满怀,侃侃而谈:我们将提升大富汽车工程学校、上栗花炮学校、市工业学校、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所学校的办学层次,并将市卫校办成赣南医学院萍乡分院。特别令人振奋的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前不久,市委常委会专题讨论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决定抓住萍乡经济开发区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契机,在园区内建设一个占地5000亩的省级职业教育园区,引导扶持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萍乡市工业学校、萍乡市卫生学校、萍乡大富汽车工程学校、萍乡市花炮学校、萍乡电子工业学校等9所职业院校入园办学,并在园区内建设一个职业教育公共实习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城市转型、提高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无缝对接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全市职业教育院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和水平。走全市职业教育资源集约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路子,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比现在翻一番达到10万人规模。创办职教园区一举多得:带动产业、积聚人气、拉动消费,助推幸福萍乡、创新萍乡、文化萍乡、绿色萍乡的目标早日实现。

  在喜人的成绩面前,邱瑞根头脑冷静,他说:萍乡职业教育虽然成果丰硕,但与新余、岳阳等地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如办学层次不高、投入亟需加大等等。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职教战线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萍乡的职业教育事业必将大有作为,迎来新的春天!

  (江西省教育厅职成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开发区建设5000亩省级职教园——来自省教育厅职成处对萍乡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