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早起 发表于 2013-9-8 13:29:58

莲花县摘取“全国文明县城”

近日,从中央文明委传来喜讯:在去年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中央文明委正式命名莲花县城为“全国文明县城”荣誉称号。这是萍乡市唯一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的县区。在荣获“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等多项荣誉后,莲花县的城市亮丽名片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山区小县,一个国定贫困县,为何能创造如此辉煌的业绩,让我们走进莲花,去感受、体味这个国家文明县城的风采吧。

      莲花县地处赣西,全县辖13个乡镇、1个垦殖场、157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062.6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县城人口3.5万。莲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公元280年(晋太康元年)曾设置广兴县;公元1743年(清乾隆八年)置莲花厅;公元1912年改“厅”为县。历朝以来,莲花县人文蔚起,英才辈出,素有“泸潇理学、碧云文章”之美誉。著名人物有元朝名僧、苏州园林狮子林的设计者——诗人释惟则,明朝文学家、理学家刘元卿,清朝帝师、第六任北大校长、著名书法家朱益藩,天文学家宁榜高、王灏以及中科院院士刘恢先等。

      走进莲花,这里街道整洁干净,车辆出行有序,居民热情好客,彬彬有礼,尽显文明礼仪之邦的风采。

      近年来,莲花县着力全面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始终把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首要的重点常抓不懈。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人民满意好公仆”主题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争做四有新人”主题活动;在经营部门开展“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主题活动;在各文明窗口单位开展“爱岗敬业,文明服务”主题活动;在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公平公正、文明执法”主题活动;在农村开展“树文明和谐新风,做新型现代农民”主题活动;在社区开展“创文明社区,做文明居民”主题活动。

         莲花县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等活动,并组织利用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道德巡讲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和道德建设先进事迹,有力营造了全社会学模范、争模范的浓厚氛围。该县扎实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实践活动,在全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文明帮建、文明出行、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在机关、单位和企业建立志愿者队伍20多个,在社区建立3个志愿服务站,组建法律援助、环境卫生、扶残助残、节日庆典等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交通秩序、清洁家园、卫生医疗、尊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更好地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莲花县还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十佳文明市民”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力倡导和树立文明新风。让干部和群众受到了深刻的感染和教育,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和生产中,文明素质得到大大的提升,为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走进莲花,你可以看到乡村高楼林立,街道人来人往,尽显繁荣景象;工业园内,机声隆隆,充满活力与生机。近年来,莲花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松,全力实施“四区战略”,大力推进“四园”建设(省级工业园、新城教育园、锦绣莲花文化园、荷花博览园)。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日趋科学、合理,莲花县域经济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34.6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总收入实现4.72亿元,同比增长43.7%,提前一个月实现财政总收入3年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86亿元,同比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62亿元,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0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665元,同比增长19%。

         从2011年全县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莲花县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2010年的基础上呈现出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尤其是2011年新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到位后,在大开放、大发展理念指导下狠抓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这些工业项目的落户,为莲花经济发展后来居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切为莲花创建国家文明县城提供了源源不断且越来越强的推动力。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县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撑。近3年来,莲花累计用于县城改造的资金达40多个亿。新建改建安成大道等道路14条,大街小巷硬化,县城道路硬化率达98%以上;安装路灯和景观灯4000多盏;县城供水普及率达98.7%以上;县城栽种各种景观树8万余株,新建草坪3万多平方米,县城街道绿地普及率达95%以上,整个县城基本实现了乔、灌、草、花多层次的特色复层绿化格局;新建了莲花广场、文体中心、天如公园、毓秀园;实施了农贸城改造、城区主干道沥青铺设、人行道铺设等旧城改造工程项目……

         走进莲花,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全县上下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和文化气息;感受到莲花县委、县政府对创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在莲花县,有一个规格最高也最为庞大的机构,这就是创建工作指挥部。这个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总指挥,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62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6个组全面负责创建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等工作。该县根据创建工作要求,将创建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上下联动机制。县政府将创建活动经费纳入了财政年度预算,建立创建经费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机制。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季度至少一次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先后制订出台了《莲花县创建国家文明县城工作丢分问责制》、《莲花县关于创建文明城市分片包干和路段长负责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了莲花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有章可循,增强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在莲花的干部和群众的嘴里说得最多的是创建,做得最多的还是创建,创建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县城街道、广场、社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创建公益广告牌,创建深入到全县的每一个角落。

         高度重视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县城软实力建设,是莲花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又一特色。莲花是个人口小县,但却称得上是文化大县,除了文人贤士众多之外,群众热衷文化的情结也格外明显,好学之风盛行。在文学艺术领域人数之众、钻研之深、精品之多都是我省一般县市所少见的。作为一个以花卉命名的行政县,莲花县不断延伸“莲花”这一特色文化的品牌内涵。抓特色、树品牌,并以此带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兴起,不断扩大莲花对外知名度。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浓浓的文化气息,使创建工作在莲花有着更丰富的内容、更深刻的内涵、更鲜明的特色,也为莲花的创建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源于造化之精妙,莲花历来就以山美、水美、景美、空气清新而著称,如今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县城,莲花的景致更具特色,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善。最近莲花又推出了一项重大举措,建设占地200多亩锦绣莲花文化园,这个文化园融文化于景致,折射出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莲花人文山水相融的独有魅力。如果说未来莲花的发展后劲十足、势不可挡的话,经济发展还是表面的,其所凭借的核心优势一定是文化优势,因为千年古县的历史文脉为莲花孕育着这样的优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莲花县摘取“全国文明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