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早起 发表于 2013-10-14 10:31:06

应用学院,这是要出走南昌的节奏吗

爱与责任永驻校园——学院2013年秋季新生报到接待工作侧记
发布者:admin 更新日期:2013-8-28 16:33:08 阅读次数:217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回到底部】
         

    又是一年开学时,又逢新生报到日,师生齐上阵,服务无止境。今年8月26日至28日,正是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忙于接待新生入学集中报到的日子。
    “爱与责任”,是学院精心推出的接待服务牌,即注重在迎新全过程凝聚起全院师生爱心和责任,以便全力配合、协同努力、确保新学期首项迎新工作取得圆满。短短而紧张接待的三天时间里,真情与温情相互碰撞,新老学生、新生与教师间的情感相互交融,声声关切问候、丝丝暖心嘱咐、拳拳志愿服务心交织成和谐校园创建氛围下的主打旋律,回应在校园师生的笑容里,回荡在同筑中国梦的蓝天下。
一、轻伤不下火线——坚守
    8月26日下午,青年志愿者夏翔同学在火车站接待点搬运行李、引导新生登车时,不留神崴了脚,但是却在疼痛与坚持的两难选择中,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咬牙将新生的行李护送到车上。在随后的粗略处理、休息稍许后,夏翔同学本着“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坚守在校园内外的各个接待点负责着更多的引导、搬运行李工作中……
二、午夜寻找新生——真情
    曾某某,一名来自赣州的机械系13级新生,在父母的陪同下,于26日下午报名并办理好了相关入学报到、缴费、入住宿舍等手续,却在其父母晚上离开学校后,突然不知去向。
    晚上10时,该情况被院机械工程系组织的职员服务生活服务组的老师和学生们所发现,大家在第一时间向该系党支部副书记方博老师进行汇报。经查证曾传华同学的手机后,曾三次电话询问其身在何处?有什么情况?必须赶紧回到宿舍休息,均被托词拒绝;第四次电话时,却已关机。无奈而无法找寻到该同学本人的情况下,方博老师当即与该名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其生活习惯,在得知该同学平时有喜好上网的习惯后,再次派系部四名学生干部到校园外的网吧寻找,最终找到其人并回到宿舍。
    水滴石出,真情永存。当大家悬着的心放下时,已是午夜11时许。
三、再三推让礼物——责任
    8月27日,学院一女教师在全程陪同一南昌籍新生家长办理好子女入学手续后,即将离开学校时,该家长拧出一纸袋礼物以答谢该教师,却被再三推让、推阻,始终没有接受礼物。
    事后,笔者了解到该教师在推让、推阻过程中,一直强调这家长能将学生送来学校就读深造,就是对学校的信任,也是对学院教育事业的支持,有这些支持就足够了,礼物是万万不能受理的。因为其子女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还有更多的责任要师生们来承担,教好教坏体现的无一处不是学院的责任所在。
四、如火如荼迎新——南昌校区
    湾里、南昌校区,一个全新的学院改革发展模式的样板建设校区。
    今年暑假,在学院副院长童林军的带领下,7名教师同心同德、夜以日继,奋战在校区建设与布置的第一线。
    新生接待工作中,加上单派一名财务人员的协助下,不到10名教师却发挥着特别能战斗的主观性,又是驱车迎接到站新生、又是安排宿舍、又是理顺钱财、又是抓新生信息收集等等,所有在学院本部上百号人要完成的迎新工作,全部要一应担负下来,且要保证不出差错和纰漏,真可谓之为如火如荼,也真正成为了学院异地招生迎新接待工作中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经历就是拥有,经历就是财富。类似的迎接新生、服务新生的故事还有许多。或以小事而论没挂于齿间、或成大爱而深藏心底、或以党员职责而默默坚守奉献岗位,永远走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永葆党员先进性的坦途。(刘湘力、刘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应用学院,这是要出走南昌的节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