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标题: “无车日”的应有之义在于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打印本页]

作者: 从小早起    时间: 2013-10-13 15:35
标题: “无车日”的应有之义在于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文章简介:9月22日是第7个“城市无车日有人就提出,不开车不难,但公交笔者认为,提倡“无车日”绿色出在往年的“无车日”,通过设置“我们要认识到,“无车日中的“车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思考如何采



               “无车日”的应有之义在于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9月22日是第7个“城市无車日”,当天是周日,又正值中秋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包括南昌在内的很多城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拥堵情况。
  有人就提出,不开车不难,但公交部门是否已做好加大运力的准备?公共交通不到位,一味要求老百姓“无车”出行,有点强人所难。
  笔者认为,提倡“无车日”绿色出行,一方面公交车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调整行车速度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还需交管部门对路况加大控制力度,市民的环保意识也需要增强。所以在绿色出行方面,我们任重道远。
在往年的“无车日”,通过设置“无车”控制区、规定公务车辆封存,从表面上看,禁行区的确實现了“无车”的效果,迎合了活动主题,然而,变倡议为强制,实则让“無车日”变了味,不仅失去了活动意义,也产生了负面效应。一方面,划定禁行区域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往往造成其周边道路出现严重的堵车问题,空气污染更为严重,许多人抱怨“无车日”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倒给他们的生活增添困难。同时,靠警力强制禁止车辆,令“无车日”失去自觉环保的意义,无益于从内心激发人们的绿色出行意识,甚至会产生抵觸情绪,适得其反。
  我们要认识到,“无车日中的“车”主要指“私人小汽车”,即减少小汽车的过度使用,而非泛指所有的机动车。当然,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应意识到绿色出行人人有责。不仅在这一天让爱车休息,平时365天都应多采用徒步、公共汽车等交通方式,為减少道路拥堵、汽車尾气做出贡献。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应思考如何采取可持续交通政策,改善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出行条件,全面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让更多市民弃车步行成为可能。如果無车日能够唤起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緊迫感,进而积极主動地行动起来,其意义远比搞几个禁行区域重大而深远得多。






欢迎光临 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http://www.0799l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