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注县域:瑞昌新一届市委对瑞昌未来五年的发展定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11:3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来到重庆中学生交流网--重庆中学生网站!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0799lh.com
    “我们的发展定位是,‘沿江大开发,城市大“沿江大开发是因为瑞昌有19.5公里的优古小平说,“城市大建设”,就是“兴城”,“按照‘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的战略,码头“我们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把民生作为第一工程,用经济古小平说,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吃饭问题、生



下载附件 (26.27 KB)

“我们的发展定位是,‘沿江大开发,城市大建设,用五年时间建成鄱阳湖生态经濟区中等城市。’”7月8日,瑞昌市委书记古小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述了瑞昌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他说:“未来五年,是瑞昌经济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关键期,全市紧紧围绕‘十二五’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做強经济实力,只有经济真正发展了,人民群众才能奔小康,我们要用發展的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既要把蛋糕做大 又要把蛋糕分好

  用五年时间把瑞昌建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

  “沿江大开发是因为瑞昌有19.5公里的优良长江岸线,瑞昌市在长江边的码头镇规划了12平方公里的工业城。”古小平说,沿江大开发的重头戏是工业,瑞昌提出了“加快项目聚集,打造產业基地,引领低碳经济”的要求。同时,要对码头镇进行“整体规划、整体改造、整体提升”,通过三年努力,把码头打造成“新兴工业、港口物流、宜居宜业的临港新城”,成为中等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码头工业城拥有江西省最大的造船基地和最大的水泥制造企业,理文造纸和理文化工投产后,有望在三到五年内成为江西最大的造纸和化工基地。

  古小平说,“城市大建设”,就是“兴城”,即建设城市。近年来,南环线、北环线的建成拉大了瑞昌市的城市框架,瑞码大道的建成把瑞昌市“一市两区”连成一体。今年,瑞昌市又启动了32个城建項目,城市项目建设全面铺开。项目总投资约8.5亿元,分别按照6、7、8月份各开工一批的要求全部开工;投资3.9亿元的瑞码大道全线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投资5600万元、全长40公里的瑞南公路改造工程于6月28日正式开工;信华星级酒店、城西客运站、商贸中心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同时,加快路網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并按照“服务主城区,建设新赛湖”的要求加快了作为九江东大门的赛湖建设。

  “按照‘两区互动,强工兴城’的战略,码头是‘强工’的重点,城区是‘興城’的重点。”古小平介绍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江西第一个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瑞昌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之一,建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是省委、市委對瑞昌的要求,更是瑞昌適应时代發展的迫切需要。其中,重中之重是“主攻工业”,努力实现“6326”目标,“6”就是培育发展六大主导产業,在原有四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新增造纸和新能源两大产业;“3”就是3个产业销售收入过百亿;“2”就是2个企业销售收入过百亿;“6”就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0亿元。

  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

  “我们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具体工作中,高度关注民生,切实改善民生,思考每个问题,开展每一項工作,處理每一件事情,都要从老百姓的需求、老百姓的幸福、老百姓的感受出发,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古小平说,未来五年,是瑞昌经济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关键期,全市紧紧圍绕“十二五”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濟实力,瑞昌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標是:到2015年,GDP达到2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0亿,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0亿,城市人口超过20万。“大河有水小河才能滿,只有经济真正发展了,人民群众才能奔小康!”古小平充满信心地说道。

  “我们必须坚持把民生作为第一工程,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促進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古小平说,民生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發展的根本问题,任何时候都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確保民生工作领导到位、政策到位、资金到位。

  古小平说,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吃饭问题、生存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通过加快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产业,不断推出优质公共服务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更高层次的民生。同时,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确保民生投入保持30%以上的增长,加大群众自主创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加快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建设,着力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记者 朱曦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GMT+8, 2024-6-1 17:16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