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拉!春晖路东侧机動车禁行16個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4 16:5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来到重庆中学生交流网--重庆中学生网站!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0799lh.com
    7月14日,南昌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沿线征由于1号线仍在建设中,2号线的建设无疑将在红谷滩新区的12个站点中,地铁南昌西站车站概况:位于红谷中大道和春晖路的交叉口交通疏解:第一期施工中间铺盖系统,工期3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飞虹路、春晖车站概况:位于丰和中大道和雅苑路的交叉口交通疏解:施工期间,沿丰和中大道留双向6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绿茵路、雅苑车站概况:位于丰和中大道,为地下二层岛式交通疏解:第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工期1北侧施工时,通道安排在南侧,然后倒边。施此外,为缓解丰和中大道的交通压力,保障红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丽景路、翠苑车站概况:位于学府大道与丰和南大道交叉口交通疏解:全部施工期间对学府大道都没有影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岭口路、盱江车站概况:位于丰和南大道南昌航空大学门口交通疏解:第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及东侧出第二期施工车站西侧出入口,工期6个月,围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岭北一路、岭车站概况:位于岭北三路与丰和南大道丁字交交通疏解:第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工期2第二期施工车站附属结构及铺轨施工,工期7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卧龙路、岭北车站概况:位于国体大道与海宝街交叉路口,交通疏解:第一期施工车站主体部分结构,2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祥云大道、西车站概况:位于站前北大道与龙岗大道交叉路交通疏解:第一期20个月,西站大街保持双分流方式:东西方向,海宝街,西站大街、龙



       7月14日,南昌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沿线征收房屋拆遷正式启动,即将全面进入站点建设。2号线一期工程红谷滩新区的12个站点交通疏解方案已编制完成并通過了南昌市交管部门批复,但老城区的8个站点交通疏解方案目前还未确定。
    由于1號線仍在建设中,2号线的建设无疑将使得市区交通压力加大,为了将施工影响降到最低,2号线的交通疏解方案制定仍然延续1号线的原则,尽量确保公交车、行人及非机动车的正常通行。
  在红谷滩新区的12个站点中,地铁南昌西站与南昌西客站合建,已开始施工,不需要专门的围挡;站前南大道站周边車辆极少,不考虑交通疏解。而地铁大厦站为1、2号换乘站,已同期建设,施工围挡及交通疏解与现在变化不大;卧龙山站目前也正在施工中,交通疏解方案前期已公布。

红谷中大道站:
春晖路部分路段
机动车禁行16个月
  车站概况:位于红谷中大道和春晖路的交叉口,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车站周围主要以居住、商业用地为主。车站施工分为三期,总工期拟定为19个月。
  交通疏解:第一期施工中间铺盖系统,工期3个月。第二期施工车站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工期13个月。这16个月中,红谷中大道均留双向4股机动车道、2条行人和非机动车混行车道,共宽20米左右。红谷中大道的春晖路口东侧禁止机动车通行,围挡南侧留4~5米宽的施工便道,北侧留3米以上的人非混行道,方便周边单位和居民小区的车辆與行人出行。
  第三期施工车站附属结構,路面交通恢复原状,工期3个月。
  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飞虹路、春晖路、绿茵路;南北方向,主要利用赣江北大道、豐和中大道、红谷中大道。
雅苑路站:
建议拆除人行道护栏
丰和中大道双向通行
  车站概况:位于豐和中大道和雅苑路的交叉口,该路段基本为南北走向,为地下二层岛式車站,周围规划主要以居住、商业用地为主。车站分两期施工,工期拟定为36个月。
  交通疏解:施工期间,沿丰和中大道留双向6股机动车道(3.5米宽)、双向2條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车道(4米宽)的施工便道,共宽29米。方案要求施工期间要將地铁大厦站施工围挡东端压缩,并协调拆除人行道上护栏、搬除占道剪裁,确保丰和中大道能实现双向通行。此外,306路公交站点距离施工区较近,移至围挡外的位置,具体地点还与公交公司临時确定。
  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绿茵路、雅苑路、芳华路、会展路;南北方向:主要利用金融大街、红谷中大道、丰和中大道。
翠苑路站:
红谷大道南斯友好路口
建议设置交通信号灯
  车站概况:位于丰和中大道,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线路为南北走向。车站周边房屋密集,现状开发成熟,车站周边有红谷小学、江西师大附中等多所学校以及居民区。车站分三期施工,工期拟定为24个月。
  交通疏解:第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構,工期16个月。在围挡两侧沿丰和中大道留双向6股机动车道、双向2條非机动车道和2条人行道,共宽31米。第二、三期施工车站北、南侧的附属结构,工期均为4个月。
  北侧施工时,通道安排在南侧,然后倒边。施工时,沿豐和中大道留双向6股机动车道、双向2条非机动车道和行人混行车道的施工便道,共宽28米,翠苑路恢复通行。
  此外,为缓解丰和中大道的交通压力,保障红谷滩区进入市区車辆畅通,方案建议连通红谷中大道和红谷南大道,将红谷中(南)大道—南斯友好路交叉口渠化,设置交通信号灯。
  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丽景路、翠苑路、南斯友好路;南北方向,主要利用凤凰中大道、中寰路、紅谷中大道、丰和中大道。
学府大道东站:
施工期间不会影响
学府大道交通
  车站概况:位于学府大道与丰和南大道交叉口南侧,线路走向基本为南北向,是2、5號线的换乘车站。东北角为居民区,其余为规划居住用地。车站分3期明挖顺筑施工,工期约为22个月。
  交通疏解:全部施工期间對学府大道都没有影响。第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围挡丰和南大道中间隔離带及占用道路部分路幅,破除车站范围内的绿化带。围挡两侧预留6股机动車道和2条人非混行通道,分别宽21米和8米,共宽29米。第二、三期分别施工车站西侧、东侧出入口,疏解方案与第一期基本相同,位置调整为施工區的另一侧。
  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岭口路、盱江路、学府大道等;南北方向,主要利用红谷南大道、凤凰南大道、琴江路和丰和南大道。
前湖大道站:
保留丰和南大道
双向6车道和2条混行道
  车站概況:位于丰和南大道南昌航空大学门口,线路基本为南北走向。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車站,西边为南昌航空大学,其余规划居住用地。车站分两期施工,总工期约为32个月。
  交通疏解:第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及东侧出入口,工期26个月。围挡丰和南大道中间隔离带及占用隔离带东侧道路,破除车站范围外部分绿化带。围挡西侧保留双向6车道和2条人非混行道,共宽31.5米。
  第二期施工车站西侧出入口,工期6个月,围挡出入口所在地块。疏解方案基本与第一期相同,路总宽为29米。
  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岭北一路、岭北二路;南北方向,赣江南大道、红谷南大道、丰和南大道。
岭北三路站:
施工期间22个月
禁止岭北三路车辆左转
  车站概况:位于岭北三路与丰和南大道丁字交叉口,线路基本为南北走向,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西边为前湖公园,其余为规划居住用地。分两期施工,工期29个月。
  交通疏解:第一期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工期22個月。围挡丰和南大道中间隔离带及占用道路部分路幅,破坏车站范围外部分绿化带,禁止岭北三路车辆左转。围挡两侧保留6股機动车道和2条人非混行道,共宽30米。
  第二期施工车站附属结构及铺轨施工,工期7个月。恢复岭北三路车辆左转,围挡车站附属结构地块及车站南端端头部分,并适当扩大围挡面积。交通疏解方案基本相同,丰和南大道交通转至已完成的车站主体结构上方,道路设置与第一期相同。
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臥龙路、岭北五路、岭北四路、岭北二路、岭北一路;南北方向,主要利用赣江南大道、红谷南大道、丰和南大道。
国体中心站:
进入国体中心两条道路
实行一进一出单行
  车站概况:位于国体大道与海宝街交叉路口,呈东西走向。该片区的部分道路正在施工建设,道路網尚未形成。分3期施工,工期28个月。
  交通疏解:第一期施工车站主体部分结构,20个月。围挡占用国体大道西侧道路,交通通过东侧半幅路面及北侧空地疏解,围挡两侧各有3股机动车道和1条人非混行道,共宽40米。第二期4个月,围挡车站西侧附属结构,交通不受影響。第三期4个月,围挡占用国体大道东侧道路,交通可通过西侧半幅路面疏解,海宝街交通无影响。施工期间,进入国体中心的两条道路,实行一进一出单行。
  分流方式:东西方向,主要利用祥云大道、西站大街;南北方向,主要利用龙岗大道、国体大道。
龙岗站:
西站大街和龍岗大道
保持双向6股机动车道
  車站概况:位于站前北大道与龙岗大道交叉路口,呈东西走向布置。该片区部分道路正在施工建设,道路网尚未形成。分两期建设,工期24个月。
  交通疏解:第一期20个月,西站大街保持双向6股机动车道,1条非机动车道和1条人非混合道,共宽22米。第二期4个月,施工期间,西站大街保持双向6车道和2条人非混行道,共宽30米。龙岗大道保持6股机动车道和2条非机动车道,共宽27米。
  分流方式:东西方向,海宝街,西站大街、龙兴大街等;南北方向,学府大道、国体大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GMT+8, 2025-5-2 19:51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