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一位有战略眼光的兄台写的萍水河的开发与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8:0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来到重庆中学生交流网--重庆中学生网站!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0799lh.com
对开发区境内萍水河综合开发的几点思考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一种巧合,开发区境内有一条如此重要而又美丽的萍水河,且仍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开发萍水河流域是个系统工程,是个大手笔。它一启动,至少有几个重点工程,对处于二次创业关键时期的开发区,早些运作,具有战略上的现实意义。


一、萍水河开发(上段)的优越性。
1、基本情况 以秋收起义广场为界,把萍水河分为上段和下段。下段:从秋收起义广场至五陂下双河口段,在安源区内,水质恶化,污染严重。上段:经开发区的周江(中间约3公里在彭高镇范围内)、大星、田中、硖石、鹅湖等管理处,汇入秋收广场,与环境优美,广有影响的秋收广场融入一个整体,沿河两岸适宜打造集景观、休闲、综合开发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景观水系。
2、人居环境优势 萍水河最大优势在于“水”,河水清澈,流水潺潺,淙淙不息,未受到任何污染,两岸田园山色相间,绿水与青山相得益彰,深得天、地、人平衡之美,具有靠近市城的区位优势和无可比拟的自然环境特色优势。
河有自然天趣,水有灵性和活性。水是活力的象征,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财富、未来和文化的象征。研究水的文化,思索水的内涵,挖掘水的魅力,容易发现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依水而成,因水闻名而生机勃勃。
3、人文环境特色 萍水河,是萍乡的母亲河,发源于杨岐,流入萍乡城区,汇入湘江,几千年来养育了我们的祖先,文化底蕴深厚。
土城,萍乡最早的城市,位于田中管理处田园自然村柑子园一带,传说殷商时期土著萍乡人用土筑的城廓,那时还没有萍乡这个名字,萍乡博物馆有这方面的文物资料。
古桥,也叫石垅背桥,在三田管理处石垅背,至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桥上土车子的石印就是历史见证。


二、萍水河开发的重要性
1、开发萍水河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面对新形势下的强势竞争压力,正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开发区要在新一轮大发展战略中争得主动,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迫切需要新的定位,寻找切入点。积极应对复杂局面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突出开发区地方特色,与众不同的风格,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优,你优我强,继续走开发区的特色道路,塑造现代“山—水—城”一体的生态城市。
萍水河开发如能与未来的“田中水利枢纽工程”进行综合考虑,势必构成“半城山水,半城湖”的环境优美江南特色城市,继续走开发区发展特色之路,增强竞争力。
2、萍水河开发是市场的内在需要。

人对水情有独钟,源于生命起源于海洋,这是人的天性,故人离不开水,喜欢生活在水边,因此人在购地建房时都希望亲近水,选择“风水”宝地。“风水”宝地的概念内涵中必然“水”好“空气”好。
“邻水而居,择水而憩”。古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体现了人对居住环境的本能向往和憧憬,现代人则追求“人天合一”、“人水合一”的自然和谐人居环境。
有关调查材料显示,高达75.6%的受访者认为“水景能提高居住品质”;87%的人认为“水景是高尚住宅的必备条件之一”。
精明的开发商深谙此道,也热衷于水文化住宅开发,主要基于人对水景住宅的良好需求。“亲水山庄”、“水岸生活”、“环湖别墅”等高档住宅无不与水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便是小区不能亲水而建,也将通过人造水景提升品质。
其实,人工湖、苏州街就是做足做活“水”文章的成功典范,不靠山、不傍水的凤凰山庄竟然凭借一口水塘,把凤凰山庄描述和渲染得极富冲击力和感召力,说得人心荡漾,事业做得出神入化。
萍水河生态系统工程的开发,若规划得当,实施得力,就能极大地满足这种社会客观需要,正好填补市场的空白。
3、开发萍水河是实现(沿河管理处)处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秋收起义广场开始,沿滨河东路边修萍水河沿河路,经过鹅湖、硖石、三田、大星等管理处,然后与沪瑞高速挂线、工业大道对接,形成大循环圈,必然辐射带动、促进鹅湖、硖石、三田、大星管理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加发展后进;同时,由于大回环经济圈的形成,不仅不会影响到人工湖附近的开发态势,还会起到互动、互进的作用,规避了块块割裂的局面,实现平衡发展,形成大开发、大发展、大繁荣的良性循环。
四、开发萍水河的可行性
根据开发区十一五规划目标,以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为重点,狠抓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朝国家级开发区和新区发展奋进的总体目标,开发萍水河正是这一战略决策的具体落实和实施措施之一,开发建设条件比较成熟。
1、开发萍水河,拉动土地升值,撬动大经济,加快城市化。

萍水河开发为开发区房地产业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以水为媒,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市场前景赋予了两岸房地产开发极大的吸引力,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市场运作机制引入进来,以萍水河两岸的整体规划促进土地升值,以土地升值吸引拉动整体规划的实施,产业链条环环相扣,撬动大经济,鹅湖、硖石、三田、田中、大星等管理处也将在这一历史性机遇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2、综合开发萍水河,建设田中水利枢纽工程,实现多赢。

据《萍乡日报》报道,萍乡地处湘赣丘陵山区,全市6条河流分属湘江和赣江两大水系,全市平水年水资源总量35.3亿立方米,年均水资源占有量1993立方米,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46%,比全国人均占有量少237立方米;而枯水年总量为23.3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270立方米,低于国际标准警戒线。国家水利部统计,我市为全国108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缺水现象在城北尤显突出,水压低到难于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要求,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制约作用和消极影响。
萍乡自然灾害极少,比较风调雨顺,但间歇性的水灾不能不说是个问题。2006年“4.12”,一夜暴雨,河水上岸,损失上亿元,上下皆惊。萍水河秋冬水少而春夏水丰,近10年间,曾发生过二次大水灾。
一头是严重缺水,另一头却是水患,矛盾能不能力求和谐统一呢?呼声日隆的萍水河开发之系列工程“田中水利枢纽”理论上恰是问题解决的平衡点和结合点。
“田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田中管理处和三田管理处境内,萍水河和福田河在此交汇,处于市城区的上游,属理想的建坝成湖的地点。谋划中的“田中水利枢纽工程”设想面积2000亩,水深4米,蓄水容量500万立方米,建成后的“田中水利枢纽”能有效调节上游水量,拦截洪峰,并使其全年均衡施放,改善萍水河水质等环境堪忧状况。一个且有灌溉、城市供水、防洪环保、休闲等综合效益的现代水利枢纽工程,与相距不过2公里、萍乡人引以自豪的秋收广场在萍水河上交相辉映,必然是锦上添花,更增城市个性魅力。
四、萍水河开发的几点想法
萍水河自身特色明显,萍水河的开发一定要遵循“人水和谐”的自然规律,与老萍水河建设形成鲜明的个性,突出开发区的风格。
1、河流尽量自然弯曲。萍水河静静地流淌了上千年、上万年,形成了自己的生态、自然平衡。让河流自然弯曲有利于河中水生物(如鱼、虾等)的繁衍生息,更有利于与岸边的植物、栖息昆虫、小动物、水鸟等形成天然的生态系统,增加河水自净功能。这不仅是最好的保护和提高河流水质的方法,也是对河流和两岸生态和自然景观的丰富,使当地获得多种可持续发展的效益。
现代理念是要让河流自由奔流,一些原先截弯取直的河流也在营造河湾,恢复河湾。生态一旦被破坏就难以恢复,再说成本代价也很大。五丰河例子能说明一些问题。
2、河岸尽量自然化。经过长年累月雨水冲刷的河床、河岸很大程度上比较稳定。如果为了防洪的需要,除在险要地段修建人工河堤外,应尽量避免建老萍水河式的千篇一律的陡峭河堤。坚固的水泥河堤会割裂土壤与水系的关系,使原有的食物链无法继续维持完整,水系土壤与生物环境分离,原有的生态功能随之消失,会使河水水质下降,恶化水质。
其次,陡峭的河岸,给人从冷硬感觉,隔离了人亲近大自然的天性,让人难于享受人水交融的自然乐趣,无法互动,人只好望河兴叹。
3、沿河路尽量随山就势。沿河路是开发萍水河一条重要的、关键的道路。萍水河开发,实际是带动沿河路边的城市开发,沿河路的修建既要综合考虑萍水河的生态问题,也要顾及河堤、防洪、景观、污水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设计线路宜选择在自然河岸外适当的位置铺设,高程高出自然河岸,依山就势,随弯就直。滨河东路,延伸到与沪瑞挂线、工业大道对接,构成园区经济发展大回环。
开发萍水河,市场潜力大,前景诱人,是开发区加快城市化进程不可多得的机遇,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根本的、有效的途径之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GMT+8, 2025-5-1 10:5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