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21:0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来到重庆中学生交流网--重庆中学生网站!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0799lh.com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回顾2012年:攻坚克难,在转型发展中实现稳中有进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城市转型,实现率先崛起”主战略引领下,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在转型发展中实现稳中有进。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33.06亿元,增长1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3.42亿元,增长3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8.69亿元,增长14.6%;财政总收入100.51亿元,增长15.6%,地方财政收入74.09亿元,增长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72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57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9999.5元,增长16.3%;人民币存款余额541.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3.6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313.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9.18亿元,增长23.27%。成功举办2012年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等5个国家级和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综合奖设区市、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先进设区市等71个省级荣誉称号。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经济综合实力稳健提升。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增量效应,扎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大力实施工业产业发展“双十”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40.63亿元,增长13.9%,实现利税总额222.17亿元,增长25%,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414.04%。私营企业达9059户,主营业务收入1620亿元,增长15.2%,利税总额309亿元,增长16.3%。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4:62.8:29.8调整为7.2:60.8:32.0。煤炭(煤化工)、冶金、机械、建材、陶瓷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248.4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3.4%,增长14%。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84.0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63%,增长18.5%。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投资引导资金,投入806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性资源对接力度,与上海大学等14家科技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综合创新能力列全省前茅,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4.5%,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53%。
  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出台了《萍乡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完成了市本级36户非工国企改革。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实际利用外资21236万美元,增长18.04%;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133个,增长2.03%,实际进资239.16亿元,增长26.01%。外贸进出口总值11.1亿美元,其中出口11亿美元,增长53.86%。经济实力的稳健提升,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为萍乡实现“转型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项目20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7个,实际到位资金79.29亿元。华能、中材等80余家知名企业成功落户。
        园区经济不断壮大。“一区五园二十个产业基地”共入驻企业936户,规模以上企业412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69%,实现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18.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60亿元,增长17.6%;完成税收38亿元,增长19.2%。萍乡陶瓷产业基地获批国家工业陶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列全省工业园区第二。
        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实施重点项目80个,总投资839.12亿元,完成投资396.8亿元。金葵能源直法拉单晶硅项目1条生产线和安源股份(中煤科技)光伏玻璃生产项目点火试产;萍乡陶瓷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华能安源电厂“上大压小”项目正式动工;上栗县现代花炮自动机械生产研发基地、烟花爆竹仓储基地和花炮销售中心建成;莲花县平丰数控项目进展迅速;甘源食品实现当年投资、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突破。公路“三改二”项目工程稳步推进,全市在建公路143.4公里,完成农村公路路面改造220公里。电网建设投资完成4.52亿元。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成功下闸蓄水。杭南长客专萍乡段征地拆迁全部完成。衡茶吉铁路莲花段建设扎实推进,吉莲高速公路基本通车。芦万武旅游公路顺利通车。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亮点纷呈。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开工99个,完工97个,完成投资68亿元。
  城乡规划体系初步形成。以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村镇(乡)规划为主要内容的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城镇化项目有序推进。以七个组团为重点有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城区组团2.2平方公里核心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道路网络基本形成,市城投大厦等主体结构封顶。老城区组团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和无专南路、迎宾南大道延伸段建设取得新进展。田中湖组团完成大部分征地拆迁工作。安源区组团中环南路通车,中环西路三个道路标段施工有序推进。湘东麻山组团完成初步方案编制。芦溪西部生态组团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栗南部组团完成规划设计。莲花县“两江四岸”概念性规划等城镇化项目加快推进。
        城市创建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列第15名,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中列第6名,在参评的127个全国文明城市和提名资格城市中列第8名,省级生态园林城市顺利通过省考核验收。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4.2%,绿化覆盖率46.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63.51%。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0.9万亩,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设区市、全省森林防火责任目标考核二等奖。全面完成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任务。完成减排项目64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量均完成省下达指标。空气质量和出境水质量得到改善。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亮丽的蓝天,呼吸到了更清新的空气。
      (四)农业经济活力增强。全市农业总产值82.3亿元,农业增加值53.1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4.3万亩,总产量57.52万吨,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粮食单产夺取全省“九连冠”,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84年有统计记录以来实现29年连续增长。
  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1768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994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2.75亿元,增长18%,带动19.81万户增收12.34亿元。银河杜仲公司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农业基础不断夯实。整合投资1.34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55万亩。水利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2亿元,增长20%;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5.2万亩,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38座、新开工49座,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市县城区防洪工程加快推进,覆盖项目内6.1万农村人口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工,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国家水利部终期验收。
  新农村建设特色明显。全市469个新农村建设点全部完成村庄规划,共投入1.27亿元,为历年最多,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工作顺利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以《萍乡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加快建设以文化、旅游、商贸为重点的消费型城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旅游业发展提速增效。成功举办第五届武功山国际帐篷节等节庆活动。全面启动武功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安源锦绣城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安源景区、杨岐山景区等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明月湖风景区、毛家湾文化村和麻山幸福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增国家A级旅游景区6家。武功山门票收入及人数与2007年相比均超10倍。全市旅游总人数达到1408.58万人次,增长32.7%,旅游总收入79.86亿元,增长22%。
  商贸流通业持续繁荣。编制完成了《萍乡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沃尔玛、南昌百货为龙头的城区中高档商业聚集区已现雏形,以安源大道、武功山大道为依托、辐射新城区和开发区的大型综合商业区逐步形成。上栗烟花爆竹物流公路口岸作业区和出入境检验检疫集装箱监管区正式对外运营;金盾口岸物流保税仓启动建设;宁波港在我市设立物流办事机构,启动“铁海联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作进展顺利。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现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63.2亿元,增加值51.5亿元,占GDP比重达7.03%,列全省第一。首次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并举办“萍乡文化旅游招商推介会”。万豪国际数字电影城等建成开业,武功山文化产业园、中国红鱼文化村、莲花县文化产业园、湘东区印刷包装基地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建设。
  金融保险业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卓有成效。新引进村镇银行2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家。政策性保险便捷有效,保障金额13.5亿元,政策性保费收入1734.13万元。
  (六)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完成科技成果鉴定(验收)46项,省级重点新产品鉴定10项,获批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24项。教育投入20.8亿元,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效显著,高考各项指标均取得历史性突破。萍乡高专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升本评估验收。教育园区实现市、县(区)全覆盖。文化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在我市设立创作基地。电影《这样一位将军》、歌曲《荷花》获江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动漫片《星梦园》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开展了首届萍乡优秀新闻奖、优秀文学艺术奖、优秀理论成果奖评选表彰活动。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全部完成。广电演播厅竣工使用,填补了重大活动电视直播无专业场地的空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尿毒症困难患者、白内障患者、唇腭裂患者、白血病患儿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免费救治。获全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金牌总数第一和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先进集体。宗教工作获全国先进。所有县区荣膺全国或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妇女儿童主要目标综合考评列全省第一。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进步,民兵应急出动和遂行抢险救灾任务能力不断提升。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显著提升。省政府下达的八大类90项民生工程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综合投入59.7亿元。
        平安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共发生各类事故79起,比上年减少31起。各类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连续五年实现“三下降”。煤炭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零死亡”,创历史最好成绩。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打击非法开采力度大、效果好。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考评名列全省第一。信访工作积极创新,连续5年保持非正常上访等指标“5个为零”。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12160起,化解成功率98.23%,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指数居全省第二。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治安好转率均居全省第一。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养老、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新农保和城居保实现全覆盖,累计参保人数50.85万人,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2.7万人。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8145人。
  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五网六平台”日趋完善。城镇就业率96.2%,城镇新增就业37893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8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全部得到就业安置。建设保障性住房4374套,发放租赁补贴12450户,城市棚户区改造1547户,超过省政府下达的计划任务,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覆盖面达到城镇居住人口的22.5%,提前实现国家规定到“十二五”末超过20%的目标,名列全省前茅。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有序。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城取得实效,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省级验收,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获全国先进。民生工程让百姓生活得更加舒适、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八)政务发展环境明显优化。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完善市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和报告工作、听取意见制度。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2件,政协提案104件,办复率100%。受理市长手机热线和市政府信箱7643件,办结率99.5%。
        政风行风明显改善。深入开展“整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主题活动,认真开展环境监测点监测和“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工作。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不断加强,网上审批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建设项目联审联批和重点项目、重大企业“绿色通道”服务,率先在全省实现网上土地竞拍,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干部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作风建设明显加强。
        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组织开展了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民生工程的跟踪审计,加强了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完善和落实监督制度,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着力纠治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深入推进各项公开制度,创新推出风险岗位廉能管理“电子监控”工作,促进权力阳光运行。
  各位代表,面对复杂的形势、严峻的挑战、艰巨的任务,我们不等不靠,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转型稳步发展、城乡面貌极大改善、社会更加平安和谐的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萍乡军分区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团结一心、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及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各类企业和纳税人,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向驻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萍乡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和海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大项目进度不快,实体经济总体发展的压力仍未得到缓解,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仍然是我们抓经济工作迫在眉睫的第一要务;经济发展的质量还有待提升,结构调整需进一步优化,规模效应、品牌效应还不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任重而道远;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严峻,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政府行政效能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作风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亟待我们在加快发展中努力解决。
  二、开拓2013年:锐意进取,在改革创新中实现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0%;利用外资增长10%;引进内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3.2%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上年持平;氨氮排放量下降1%;氮氧化物排放量与上年持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0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实施“双十”工程,实现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双提升
  实施十大产业集聚发展和构建十大服务保障体系“双十”工程,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14.6%;主营业务收入1500亿元,增长12%;利税总额245亿元,增长12%。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聚壮大实体经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以“一区五园二十个产业基地”为平台,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打造区域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加快建设“萍乡国家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工业瓷都”、“中国电瓷产业基地”、“中国花炮之乡”。集中力量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其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
  加大产业经济服务保障力度。建立健全科技、人力资源、物流、融资信用、市场开拓、中介组织、财税、基础设施、产业招商、行政协调等十大服务保障体系和产业推进机制,促进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重点打造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以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平台为主体的大型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产业技术平台。推进质量兴市,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群体。坚持“借脑引智”,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博士产业”,争取10个以上院士、博士项目落户萍乡,力争新增合作院校2家,新引进技术成果20项以上。在主要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创建科技园区和协同创新中心,加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力度,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咨询服务。市、县区(开发区)每年共安排5000万元专项经费,设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优化信贷结构,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加大信贷支持。构建高效快捷的审批服务运行机制。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口岸平台和外贸转型升级出口基地建设,争取申报设立萍乡海关,提升进出口商品质量,打造本土品牌。加快引进一批产业聚集效益大、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力争引进内资275亿元,利用外资2.3亿美元,外贸出口12亿美元。
  (二)发展区域经济,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
  以项目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赣西一体化”,建设赣湘边际经贸合作实验区。大力推进项目建设“9299工程”,即全年实施重大项目910项,总投资2723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903.77亿元,实施重点项目96项。
  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为模板,发展武功山和杨岐山生态经济板块,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申请成为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城市,努力争取国家的资金、政策和项目。
  主动融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国家战略,积极打造赣湘边际经贸合作实验区。以对接长株潭经济区为抓手,以上栗、湘东为对接平台,启动赣湘边际经贸合作实验区建设。重点引进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现代物流、食品加工和文化娱乐等产业项目,重点发展商贸旅游和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信息、研发、商务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力争萍乡成为江西、湖南两省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休闲后花园。全年在长株潭经济区对接和引进项目239个以上,增长1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5个,增长15%。
  在全省多元化发展区域格局中积极有为,大力推进赣西、赣东经济板块“两翼齐飞”。积极融入全省“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多元发展区域格局,积极推动“赣西一体化”战略。要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进程,以开明开放的姿态培育赣西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赣西一体化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对接,力争在推进“赣西一体化”战略中形成我市的比较优势。
  深入推进城市转型主战略,继续抓好“四个对接”。继续坚持对接央企、外企、科企、民企,按照对接国家政策抓项目,对接经济转型规划抓项目,对接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抓项目,对接产业梯度转移抓项目的原则,做好“腾鸟换凤”和“筑巢引凤”工作,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抓项目新格局。着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江西宣风生物产业园、安源客车、印山台水泥等赣湘边际经贸合作实验区重大对接项目的建设。大力推进安源、芦溪、上栗、莲花4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着力抓好3.5万亩高标准农田、6万亩集中连片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10个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等一批重点农业项目。重点抓好华能安源发电厂、蓝翔重工二期、中材高新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继续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加速推进500千伏梦安线等电网重点项目的建设投产。着力推进武功山文化产业园、宏菲物流等三产项目建设。大力建设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中环路、市体育中心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项目。
  (三)推进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提高城镇发展水平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镇化建设“七团五百”工程、中心城区百亿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城市创建工程等城市建设“十大工程”,打造“智慧萍乡”,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展示城市魅力。
  以城乡规划为龙头,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城乡规划、公共服务一体化。启动萍乡市城乡规划一体化战略发展规划、都市区战略发展规划及有关重点地段的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大中环南路、中环西路建设力度,加快城南片区和中环路周边开发建设,启动武功山—杨岐山—湘东外环线建设,将城市规划框架拉大。今年实现重点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明年实现全市城镇控规全覆盖。
  以完善功能为重点,强化基础建设。进一步理顺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城镇市政、环卫、环保、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完善和提升城镇功能。重点加大城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萍洪高速复工、昌栗高速开工、萍莲高速启动目标,推进省道升级改造,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启动城市交通治堵工程,开工建设登岸东路延伸段、观丰铁桥扩容改造、萍水南路等项目,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萍安南大道、萍实南大道等道路建设,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以百亿城建项目为抓手,提升城市品位。以提高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公共建筑项目品位为重点,大力提升城镇规划水平。重点抓好三华国际商业广场、高铁客运枢纽、田中湖及周边基础设施等5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美佳华商业广场、翡翠城商业广场、城市大厦等6个投资5到10亿元的项目,聚龙公园、萍乡汽车站改造项目等20多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力争今年完成投资超100亿元。
  以建设“智慧萍乡”为目标,统筹推进试点工作。以我市列入国家智慧城镇试点为契机,以创建“三星级国家智慧城市首批试点城市”为目标,统筹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到2015年,建成相对完善的城市信息通讯技术环境和可扩充的、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系统框架,在产业发展、城市管理、政务建设和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智慧应用上取得突破。今年重点抓好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规划管理基础数据库、智慧产业创新大厦等基础应用建设,完善升级智慧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政务公开和综合服务平台等智能应用系统。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让萍乡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整体生态环境,深入推进农业转型发展。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总产量56万吨以上,努力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省实现三十年连增,确保粮食和农产品供应充足和价格稳定。
  提高农业生产综合保障能力。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5万亩。确保山口岩水利工程今年实现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目标;完成49座、新开工26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莲花、芦溪县城防洪工程和万龙山乡、广寒寨乡等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继续推进莲花等小农水重点县、上栗等山塘整治重点县项目。完成11万人以上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争新实施10万人口以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制订现代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和休闲农业发展子规划。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培养一批在全省全国同行业中有影响的大型龙头企业,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发展休闲农业,着力发展家庭农场。争创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区),新增1个国家级、6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1个国家级、10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争创1个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力争达65亿元。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坚决执行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严格落实先补后占和占补平衡制度。进一步规范用地管理秩序,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民生设施、保障性住房等用地。扎实推进依法用地模范县和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创建活动,建立完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建设。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持之以恒打击非法开采。
  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和绿色生态建设。以“五美四和谐”内容为核心,以镇村统筹、环境生态、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八大工程”为抓手,在307个村点深入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重点打造30个左右示范村(社区),5个以上示范乡(镇),1个国道示范带,形成一批美丽乡村综合示范点、示范带。启动全国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为抓手,推进森林城市创建、森林乡村创建等“六大工程”。打造1个以上森林县区、10个以上森林乡镇、100个以上森林村庄。着力构建以城市、乡镇、村庄绿化为点,公路、铁路等通道绿化为线,山地绿化为面的绿化新格局,优化森林结构,巩固封山育林成果,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加快推进湘东麻山生态新区建设,着力推进莲花县的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
  (五)发展以文化旅游商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国内著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
  紧紧围绕将萍乡打造成国内著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推进以文化旅游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消费型城市建设,不断增强第三产业的拉动力,实现“111”增长速度,即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实施旅游发展“六大工程”、武功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大力推进“以武功山为龙头,安源、杨岐为两翼”的旅游发展大格局,力争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656.71万人次,增长18% ,全年旅游总收入99亿元,增长24%;武功山旅游人数达到50万人次,门票收入实现翻番,达到5000万元以上。加快推进红领巾少儿活动基地、安源矿山公园等项目建设步伐。杨岐山景区争取年内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孽龙洞洞内改造、杨岐山普通寺扩建工程项目,力争将孽龙洞景区和荷花博览园申报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举办第27届全国荷花展暨国际荷花学术研讨会。加快推进连接核心景区的新旅游公路建设。
  推进文化兴市。高水准编制《萍乡市2013—2020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两区两带三园三基地”建设为平台,着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工程,培育打造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抓好文化旅游、印刷包装、数字动漫和文化创意、演艺娱乐、花炮等文化主导产业的发展,着力抓好中国安源文化博览园、上栗花炮文化展示基地、凯天动漫渲染工厂、湘东傩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基地建设;推进采茶戏《百姓是天》等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覆盖,建设应急广播体系。着力创建“中华诗词之市”。实现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达20%以上,继续在全省保持前列。建立、完善和开发具有萍乡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资源体系。
  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商业聚集区和大型综合商业区,加快建设城市综合体和中央商务区(CBD)。加快推进批发交易市场改造升级,努力建设一批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新型市场集群。优化物流业发展布局,引进一批物流企业,积极促进综合性物流、专业性物流和各种特色物流蓬勃发展,支持生产性物流做大做强。以“一港三园八中心”为依托,将萍乡打造成赣西物流信息化中心。
  提升金融保险业质量。加快推动企业上市、组建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繁荣金融市场,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将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为国家级“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上栗县打造成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试验区”。
  (六)在改善民生中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利民惠民八个方面76件实事,实施市委、市政府13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深入实施《萍乡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2011—2015年)》,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规范市场价格和收费秩序,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5%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达到100%,初中升高中升学率达100%,全市所有乡镇至少有一所市级标准幼儿园,积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特殊教育建设。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和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力推进教育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全省一流教育园区,全力打造教育名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网点布局建设应与城市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就近入学。努力将萍乡学院打造成优质高等本科院校,加快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和搬迁进程。
  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巩固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成果,将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引向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就业优先战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工作。着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
  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大力推进“五险”统一征缴,积极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水平,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稳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6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7万人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城镇“三无”、精简退职人员等困难群众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五保对象生活水平。完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政策,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管理科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全面完成白源水厂工程和输配水工程,完成麻山水厂和五陂下水厂取水口上移主体工程,改善城乡居民饮水环境。加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紧城市棚户区(危旧住宅区)改造,圆人民群众保障性住房“安居梦”。
  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和医生诊疗环境。全力抓好市医院三期工程、市精神病院等项目建设。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完成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城工作目标,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举办好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拓宽体育产业发展思路,科学统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进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实施依法治安和科技兴安战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全力推进高危企业标准化建设,煤矿重点推进“20582”工程,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标准化矿井建设。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指标严格控制在省下达的考核指标之内,努力确保全市各类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指标“三下降”。全力推进信访工作“项目化”管理。深入推进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进一步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强化监管力度,做好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网络舆论引导。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援助工作实效,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机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等管理,加强工青妇、民族宗教、老龄、残联、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持续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创建活动。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能,努力打造诚信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复议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切实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推动行政调解工作,提高化解行政争议的力度。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推动民主法治建设。
  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不断优化政府服务体系,促进政府权力公开、透明、高效运行,强化效能建设,扎实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加强政务监督监察手段,建立政府及其部门间互联互通的一体化办公平台,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加强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着力解决审批低效率、滥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在中介组织管理中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实现公共政务服务到位。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实现阳光交易。全面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促进行政审批服务提速增效。健全“一站式”服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提高改革创新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建立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破除一切阻碍改革创新的障碍瓶颈,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充分发挥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和各县区的平台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通过实施优势互补、税收分享共用,做大做强园区经济。鼓励各县区(开发区)与市内外各大学院校、科研院所结成经济发展利益共同体,合办工业园和工业小区,受益财政按财政收入比例奖励合作方。鼓励市县部门、单位与县区、乡镇合办、协办工业园区和工业小区,受益财政给予适当奖励。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深化教育、财税、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
  提高廉洁从政能力。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廉政建设的重要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2013-2017年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规划》。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腐败整体效应,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运行和监督,切实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水利建设项目、国有闲置土地、矿产资源开发、行政执法等专项监督检查,全面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资金特别是重大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优化整合招投标机构,强化招投标行为监管。加强审计监督,尤其是加强对会议费、“三公”经费、重大政府性投资项目、民生工程的审计工作,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深化源头治腐,让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法律的框架中、群众的监督下运行。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信心、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同舟共济,为深入推进萍乡城市转型,为萍乡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GMT+8, 2024-5-1 00:58 , Processed in 0.4062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