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城“缩龙”期待腾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8:1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欢迎来到重庆中学生交流网--重庆中学生网站!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0799lh.com
     2004年7月16日晚,萍乡.芦溪“安源之夏”文艺汇演在秋收起义广场举行。一出出精彩节目之后,不少群众颇为遗憾地说,这种场合,芦溪古城“缩龙”怎么没来呢?

  萍乡历来有耍龙灯的习俗,其中又以芦溪“缩龙”影响甚远,令萍乡人引以为豪的是——2002年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萍乡演出时,芦溪“缩龙”表演队大显身手,在全国观众面前替萍乡人“长”了一回脸。

  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缩龙”在萍乡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安源之夏”中古城“缩龙”缘何缺席?它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如何?带着这些疑问,7月20日,记者一行来到芦溪县采访。

  (一)

  古城村是萍乡最早的县址所在地——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始设萍乡县治于此。古城村也是芦溪“缩龙”的发源地——“缩龙”是由明代宰相严嵩在芦溪新田村严家冲的远房族人从北京带图纸回来后仿制而成,严家冲严氏家庭势单力薄,无法单独进行“缩龙”表演,遂联合古城村民一道行事。六百年变迁,“缩龙”就保存在古城了。

  古城村现有一大一小两条““缩龙””,它系黄色独角金龙,赣西地区独一无二,国内也少有。该龙全长28米,腰圆直径0.5米,龙头高2.4米,总体重约360公斤。“缩龙”,顾名思义能缩小。古城村龙灯委员会会长林钊这样深入浅出地解释,因为“缩龙”经常要到农民家中去耍,农民家的门看上去要比龙头小,但是龙头硬是左摆右晃可以带领龙身进去,并在室内有限的空间灵活地耍出很多花招来。说到耍龙,该村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绘声绘色地谈开来,记者从中了解到,一条龙需要150人左右,开道的是一对上书“吉祥如意”的排灯,其后是40多只成对成双的头灯,在锣鼓队壮威声中,“缩龙”蜿蜒前进,边走边舞,然后是小乐殿后,喇叭伴奏,并不时地施放地铳,响天震地。远远望去,一片灯火辉煌,加上近十只通红的小鱼灯在黄色的“缩龙”前后左右上窜下跳,绵延百余米,给人一种庞大壮观的感觉。

  (二)

  古城村民间老艺人杨声发,今年71岁,他是古城“缩龙”龙头的惟一制作者。据老人介绍,他家世代按一张图纸制龙,至于从哪朝哪代开始他都不清楚了。按照规矩,制龙这项技艺,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现在他两个儿子都知道一点,也想学,但这项技艺的许多关键处不是短时间就能学会的。当然,每年都有许多外地人慕名前来,准备出重金买他制作的龙头或请他去制龙,杨师傅总是一口回绝——超出古城范围,绝不制龙,这是规矩。

  芦溪有句俗话:“大年三十的火,正月十五的灯”。其中的“灯”就是龙灯,正月期间,芦溪全县10个乡镇都会耍龙灯。每年年底,能出龙的乡或村都要制龙,古城村不例外。“单是制一个龙头,3个人一起干得干10天时间。”杨声发这样说。另据介绍,制龙需要的材料,光是竹子就要500多公斤,绸缎140米,另外加上布匹、纸张、铁丝、木材、绳子、颜料、美工等,制一条龙大约要花费6000余元。加上每次耍龙人员的工钱,就要近万元。这么一大笔费用,对一个村来说,一年多出几次龙就“入不敷出”。虽然出一次龙耗费这么大,但按照当地习俗,正月以后,要把龙在庙里烧化,叫做化龙。

  应该说,“缩龙”现在成了当地群众文化的一个招牌。或许正因为此,当地政府一遇到节日或者比较重大的活动,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舞龙。

  (三)

  虽然出一次龙很辛苦甚至亏本的风险比较大,但古城村人还是希望古城“缩龙”能多出去见见世面,扩大影响。据了解,全村2200人当中,会耍龙的占半数。为使这种民间传统文化有接班人,去年,村里八九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习耍小龙,古城小学还有意识地开办了三期共60名孩子的“缩龙”培训班,现在不少女孩子也开始热衷于此。另外,村里专门成立龙灯管理委员会,派相关人员走出去联系业务,如去年古城“缩龙”就到福建厦门等地表演。利用挣来的钱,古城村又开始制作古城“缩龙”的宣传画册,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今年他们提前主动与县文化部门联系,想到宜春农运会上去亮亮相。

  “制一条龙不容易,养活一条龙也难,养好一条龙更难,关键在于观念的变化。”芦溪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刘忠信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近年来,古城村开始转变观念,只要有业务就出龙,并且已经不那么随便化龙了。当日,记者在古城小学的一个教室里看到了摆满整个教室的“缩龙”的整个“躯壳”。县里也成立了灯彩协会,引导农民从艺术上创新,特别是登台表演的艺术性。今年,该县由文化部门牵头组织,主动走出去,准备把芦溪“缩龙”引入全国第五届农运会开幕式上,如今正在紧张的洽谈之中,古城村制作的几条龙的样式深为对方青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重庆中学生交流网

GMT+8, 2025-5-1 10:4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